江蘇|王樹源           在地廣人稀、荒蕪沙漠地區,想見到人是不容易的,所以人們說,有水的地方就有人。在濱海河網地區,可以說,有人的地方必有水。可見,水,對人之重要,是人賴以生存的首要條件。   宋代開鑿串場河,在劉莊本土境內的一段,時稱官河,它從劉莊東南角進,穿境而過,從東北角出。   官河線路的設計與施工,體現了古人的大智慧。線路確定的主要思路既可通航,更要滿足人們生產、生活、救災(滅火)等方面的實際需要。   因此,官河有四個大拐彎,不管住在哪兒的人們,取水都極其方便。古人為后人考量,周到至極,恩及千年。   官河,盡管彎彎曲曲,但只有一條身段,從未膨脹成湖,也無分叉。那個百畝“圓湖”,早于官河千年,就已是古鹽亭的蓄鹵池,后來的官河,不過從蓄鹵池北側經過而已,兩者毫不相干。   官河在山壩(現劉莊中學大門口)處,向西直角拐彎,向北并無分叉。       人們曾見過的山壩向北,沿范公堤的那條小溝,是后來束姓為報復朱姓,破壞朱姓風水,以方便通航為名而開。傳說開工途中,土中見血,乃是挖斷龍脈,傷及龍身,不敢再挖,被迫中斷,未曾成河,從未通航過。   筑范公堤,開串場河,這些千秋偉業,奠定了當時紫莊(即現在劉莊)的版圖,就是官河兩側和范公堤(南北閘段)之間的這塊風水寶地(范公堤以東當時還是茫茫大海),說劉莊是千年文明古鎮,其根據就在此。   隨著歷史的進程,為滿足通航的需要,歷朝歷代對串場河都進行過整治,拓寬加深。而劉莊官河,不但未拓寬加深,因使用年代長久,越來越變得窄而淺,已成串場河的交通瓶頸,必須拓寬加深。   到清雍正年間,這個問題終于得提到議事日程上來,但就地動工已不可能,因兩岸住戶密集。解決的辦法只有一條,那就是改道,于是就有了現在的轉河,又稱越河,而官河則改稱夾溝。       劉莊在宋代定形,發展到清末民初,其整體架構,是一座四面臨水、樹木環抱、小橋流水,兩片四隅、四縱兩橫,巷道密布、兩橋兩閘,商號店鋪、府衙要塞,道觀神廟、宗祠學府,書場戲院、院局四堂,配置齊全、良好有序的網狀格式大莊園。   劉莊四周皆河流——大灘、七灶河、串場河。   東邊大灘四周,七灶河西岸,南西北三面串場河內側,皆樹木成蔭,飛鳥蔽日,是劉莊的防護林帶。河流、林帶,形成了劉莊四周的雙層防護網,構建了劉莊人舒適、安逸生活的良好周邊大環境。   夾溝,在地域上,是劉莊的中軸,它將劉莊分成夾溝河西和夾溝河東兩大片,每片分成兩隅,即東南隅、東北隅、西南隅、西北隅。   東南隅的東半部叫東河頭,西南隅的西半部叫西河頭。這些方位標識,極方便人們指認地點。   為方便兩岸人員的往來,在夾溝上修建了許多小橋,從南至北,我們看到過的尚有:王家橋、太平橋、玉帶橋、中心橋、石橋、便益橋、公益橋(土地橋)、萬壽橋。       在三賢祠門前和山壩附近還曾各有一座小橋,早已消失。三里夾溝,乳汁甜蜜,涓涓細流,碧波粼粼,流經百戶千家,滋潤千萬心靈。   三里夾溝,伴隨三里長街,夾溝兩岸,長街面背,一座建筑,兩種格調,情趣各異,相輔相成,相得益彰,相互映輝,珠聯璧合。有道是:   前堂商號,后庭水榭,面陸背水。   前堂喧囂,后庭靜謚,動靜相宜。   前堂打拼,后庭休閑,勞逸結合。   前堂鳥語,后庭花香,優雅點綴。   前堂焦慮,后庭溫馨,化解糾結。   前堂應酬變通,水榭自娛自樂。   前堂慷慨施舍,后庭精打細算。   前堂算盤噼里啪啦,后庭籌劃仔細商量。   前堂生意往來,虛虛實實,后庭家人交流,推心置腹。   前堂街道,車水馬龍,人來人往,熙熙攘攘;水榭細流,舟楫穿梭,憑欄觀景,安逸自如。       “四縱兩橫”指的是劉莊街道設置。與夾溝平行的南北向有四條街,分別是:   河西街,是夾溝河西從石橋到王家橋,并延伸至寺橋口;   西街,夾溝河東王家橋至石橋,夾溝河西從石橋至北財神廟,兩段街道,統稱西街,因石橋至北財神廟,是劉莊商業最繁華的地段,特稱西大街;   東街,南起三賢祠和文昌宮之間,北至鹽場;   東馬路,南閘至北閘,劉莊境內的范公堤段叫東馬路,是街路兩用。   兩橫是指東西橫向的兩條街道:北財神廟到土地橋地段的北街,南閘至王家橋地段的南河街,又稱寺前街。   這些街道之間,計有32條巷子,將劉莊編織成55個“小區”格式網狀結構,另有南閘東、寺橋南、牛橋北和鹽場四個居民集居地,再有紫云山、貞節院兩座獨立的佛教圣地,總計61個格式“小區”。   整個劉莊鎮境內,街頭巷尾,四通八達,毫無阻隔,唯一的一條死胡同,就是近土地橋西側街北的鹽店巷。   61個“小區”,最具代表性的是東西街之間,從文昌宮到鹽場衙署的這片地域,被一人巷、天昌巷、臧家巷、王家巷、束家彎分成六個“小區”,每個“小區”內的所有房屋,都是山搭山、檐靠檐,每戶之間不留空隙。       西街座東朝西,門庭都是店房,從店房內的一側進入內室;   東街座西朝東,大多有門樓進正室。東西兩家山搭山,用院墻分開,互不干擾,也許是雞犬之聲相聞,老死不相往來。所有建筑井然有序,布局構造科學合理,各有特色,還增強了防震功能。   凡有人的地方,必與外界交往,交通越發達,市面越興旺。古鎮在四角,建有兩閘兩橋,是四周相應地區進出的唯一通道。   東南角建有南閘,古稱青龍閘,東北角是北閘,古稱八灶閘,亦有古籍記為白虎閘,西南角是南寺橋,西北角是北牛橋。   兩閘兩橋,把古鎮和周邊地區建立起密不可分的互相依存關系,使古鎮成為農副產品集散地、生產和生活資料供應地,讓古鎮成為周邊地區經濟、政治、文化中心。       范公堤、串場河,把劉莊和廣闊的外部世界聯系起來。初期的劉莊人,利用臨海優勢,以煮海制鹽起家,先人們經過艱苦卓絕的勞作,不斷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,建起鹽場。   劉莊場的鹽產量,在兩淮占有重要份額。明代,單鹽倉就有兩處。劉莊成為重要的食鹽集散地,這勢必引來毫商富客,使食鹽源源不斷輸出,與此同時,外埠的生產生活物資大量輸入,為劉莊帶來了勃勃生機。   至明清,隨著農業的逐步興起和發展,更促進了物資交流,商貿發展,夾溝兩側的街道上,商號、店鋪、貨棧、手工業、農產品加工業、服務業等等,只要當時社會上存在的行業,無所不包,無所沒有,挨家挨戶,鱗次櫛比。   京廣南北貨大商號就有南復盛、北復盛、陳元興、恒義昌、魯元昌、天昌恒、江恒大、黃義興級十多家;   百貨店、南貨店、雜貨店、布莊、成衣店等幾十家;   福來、天福居、卞大興茶館三家;   飯店五家;   張友才、徐小寶等餃面館、王江清小吃店等十來家;   葛忠泰、仲以恭等茶食店十六家;   肉鋪十六家,魚行六家,八鮮行四家;   大昌、新新等油坊四家,糟坊十二家,礱坊十七家;   陸陳行十二家,燒餅店十二家,金寶泰等木行六家;   胡記慶余堂等藥店八家,理發店十二家;   姚達記等香坊五家,香店無數,整個山巷幾乎家家賣香。   其他如錢莊、當鋪、銀匠店、鹽店、客棧、浴室(三家)、牛行、豬行、青貨行、水果行、各類攤販,數不勝數。       這些眾多行業,絕大多數分布在夾溝兩側的街道上,促進了古鎮的繁榮。   街面上行人比肩,或慢步,或急走;店堂內,進出接踵,有匆忙,有閑逛;進店的東張西望,挑來撿去,出店的花布綢緞,手提腋夾,笑逐顏開;河面上,小船往返,犁叉鍬耙,床櫥柜箱,裝運回家。   街頭巷尾,叫賣聲、吆喝聲,此起彼落,不絕于耳;市面繁榮,必然富有,民初土匪洗劫劉莊,亦可佐證。   夾溝兩側,是劉莊的經濟中心,西大街,是中心的黃金地段。夾溝兩側,更是劉莊的政治中心,包環中心的范圍,一度達到興化全縣,甚至遠達江蘇全省。   就政權而言,不管是古代的場衙(鹽課司署),還是近代的區鄉政府,都座落在夾溝兩側。        自明起,古籍有劉莊建場衙、配大使(場官)的記載,經明清兩朝歷屆場大使的補添,至清末,劉莊場衙非常完備,規格較高。   劉莊場衙位于石橋東、束家彎中段,座北朝南。自南至北,在中軸線上,有照壁一座、大門及兩側翼墻、儀門和兩側角門;大堂三楹、正所三楹、后堂三楹及兩側東包房二、西門房二;正所和后堂間有東西廂房;中軸西有西卷房二,東有東吏舍三;客所四建于場衙東北角,其后有書室二楹。   場衙東南角有土地祠一座。場衙的配套建筑還有闕門,其位置在場南文昌宮與三賢祠之間,凡來劉莊上任的新場官,必須先拜文昌、魁星,在闕門向朝廷謝恩后,才能進入場衙。   清朝時場大使由戶部任命,為正八品。闕門的建筑和儀式,興化里下河地區,劉莊獨有。   民初,興化縣第六區區政府,曾駐古場衙。       1937年12月下旬至1938年春,國民黨韓德勤帶領反動的江蘇省政府三、四千人,敗退疏散到劉莊,其中有五個省級廳局駐劉莊相關廟宇、宗祠等處,鎮上幾乎家家戶戶都駐有韓匪人員,鬧得劉莊雞犬不寧,怨聲載道,在日寇侵占劉莊前,西串曹甸,再及興化。   1940 年秋,在新四軍、八路軍白駒獅子口會師前夕,紅色政權--劉莊區人民政府,在八路軍營長張華山幫助下,在劉莊首次誕生,區長徐承達。   1941年1月,中共興化縣第六區區委成立,首任書記田青。   駐在朱四奶奶大院內的興化“民運隊”,在收到中共蘇中行政委員會的來函后,于1941年1月7日在劉莊正式成立了首屆中共興化縣委和縣人民政府,縣長朱廉貽,書記戴為然。   中共興化縣委縣政府在劉莊期間,充分發動群眾,宣傳我黨宗旨、   方針、政策,召開各種會議,全縣吸收了二百多名先進人物入黨,組建各級政權及縣農運會等群眾組織,調動一切抗日力量,組成抗日統一戰線,抗日熱情高漲,使劉莊成為當時興化縣抗日救亡中心。       夾溝兩側,也是劉莊的文化中心。書場、戲院、凸顯宗教文化的眾多宗教寺廟,多分布于夾溝兩側;學館、宗祠等,散布于劉莊各處。   紫云山,由當初的無名小廟,到明朝道家的三官殿,再到清朝的佛家紫云山,經過漫長歷史時期的發展,使其成為龐大雄偉的佛教圣地,與海州(連云港)的云臺山齊名,號稱南鼎。   其總建筑,民間說是九十九間半,由門樓、東西廂樓、大殿等各種附屬建筑組成,其特點是平步登樓,其善男信女之香客,達及天南海北。   玉虛觀,創建于唐朝貞觀三年,系泰州歷史上首座宗教場所。   劉莊的廟宇計有31座,其分布蘊含著佛家的教義。       劉莊的學館,古有社學、義學,清末民初私塾館就有23家,光緒三十三年,劉莊育才小學于水月庵創辦,后來有東西小學兩所,初中一所設在三賢祠。   劉莊人姓氏眾多,除朱、束、王、季四大姓外,計有15姓18座宗祠,其中朱、王、盧三姓各有南北兩座宗祠。   劉莊人重視教育,文化底蘊非常厚重。夾溝兩側建筑,主要有院局四堂,其主要功能,都是善行義舉。   貞節院:為無家可歸的婦女,或其他特殊原因看破紅塵的女子提供棲息修煉場所。   因利局:為沒有生活來源的人們,無條件提供無息小本生意資金。   慎修堂:為夜晚提供路燈照明。   育嬰堂:為無力撫養嬰兒者提供幫助,收養棄嬰。   懷仁堂:免費發放藥品,為無力安葬死者的家庭,提供義棺。   理堂:為食不果腹者發放賑粥,維持生計。   由上觀之,人從生到死,哪個環節有了自己無法克服的困難,劉莊總會有善心義舉之士或單位,伸出援助之手。這就是世世代代劉莊人,一以貫之的美德。   人們對劉莊“夾溝”很感興趣,但對“夾溝”的認識,似欠全面深刻,思之再三,也以夾溝為題,拙就此文,旨在拋磚引玉,讓“夾溝”文明的光芒,全面深刻的放射出來。   +10我喜歡

作者:阿信   臺風夾著大雨在沿海的一座城市上空施暴吼叫。   學校停課,工廠停工,酒樓食肆,商場店鋪全都停業,各家名戶的門窗和大門關得牢牢的。   葉子,一個單身女子。   她打開冰箱,一看糟了,冰箱里只有一塊面包什么也沒有。   臺風來臨之際她才從云浮朋友家匆匆趕回珠海。   因回得夜了沒趕上買準備吃用的食品,以至天還沒亮臺風就登陸了。狂風驟雨把整個城市都吞噬了。   如果明天臺風還繼續施暴,她就沒有東西吃就得挨餓。   門鈴響了。   叮呤,叮呤,一聲又一聲。   誰呢?這個時候還有閑情雅興來串門?葉子有點納悶。   她開了門,只見對門張阿姨的小兒子,淺淺笑地對她說:葉姐姐,你有沒有吃的東西?   葉子一聽心就想:一定是來向我討東西吃了,我只剩一塊面包,給了你我吃什么?便說:沒有。   我媽就知道你沒有,才叫我送幾包即食面你。   葉子馬上彎下腰身把他抱緊,在他身上蹭去幾滴溢出眼眶的淚花。 +10我喜歡

原創 若塵   人的一生是非常奇妙的,我為什么是我,你為什么是你,我們兩個為什么會有關系? 有人說,生命中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,人生的相遇,是前世扯不斷的姻緣。   十年前,與小雯初次見面,普通的感覺,只覺得又是人生中的一個過客。 見過幾面之后,有一天突然接到她的電話,想我借幾百塊錢,本來不借給她,關系不熟,都沒有什印象,但想到江湖救急,如果不是真逼到一定份上,一般人是不會象不熟的人開口的。 錢借給她之后,好長時間沒有消息,直到一次聚會上,我們又見面了,吃完飯之后,我單獨找到她,她給我的回答是那么的直接了當:我沒有錢,要不我陪你睡吧! 話說到這個份上,已無話可說了,我悻悻的離開了。 本來以為這便是結束,但是,生活會在不可預測的某個瞬間造就我們。 與女朋友分手以后,情緒低落,便又想起了小雯,打電話過去,要求補償我幾百元的損失,她爽快的答應了。 人與人一旦有肉體關系以后,許多平時不能說的話,便可以輕松的說出來,關系也會變得親密。 小雯在一個大型超市上班,半天班,父母在鄉下,交過幾個男朋友,都不長,因為對物質的追求,是個標準的月光族,還欠了一些外債。 此后與小雯確定了戀人關系,說實話,她是非常愛我的,我對她也是有感情。但我們兩個在一起,肉體交流比較多,精神交流比較少,而我又自認為是一個注重精神交流的人。 在一段時間相處之后,這段感情便無疾而終。聽說她后來有過兩段婚姻,都并不是太幸福。現在,已經好多年沒有了聯系。 不管小雯現在在那里,都想對她說,不管生活待我們如何,都要努力生活,直到死亡。  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,如果覺得寫的還行,求關注,有轉發。 +10我喜歡

旅游大巴一路歡歌,直奔著名的玉石產地騰沖。車內前排坐位上,坐著三個青年男女。靠窗的那位叫郝哥。板寸頭,國字臉,一副茶色水晶鏡,輕掩住那飄浮不定的眼神。一身名牌丅恤,十分得體地修飾著他高大而不肥胖的身材,嘴角總漾滿女孩兒特別青睞的微笑。郝哥的身旁,是他姣美的妻子青兒。青兒的妝飾總是別出心裁。飛瀑般的秀發染成了墨黑鵝黃紫藍三色,如彩云飄飄異常惹眼吸睛。黛眉輕揚,杏眼橫斜,眼角眉梢清透出一股目空一切的高傲。那小巧玲瓏的薄唇,也與眾不同地涂上一抹熏衣草樣的紫藍。雨荷色的旗袍,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她凹凸有致,誘人想入非非的“三圍”。青兒旁邊坐著的也是一位美女。青兒叫她梅姐。她是青兒特意選定的,姿色稍遜于自己的閨蜜。春兒常叫梅姐陪伴自己,這次旅游她能愿負擔梅姐的所有費用也要拉上梅姐同行,除了因梅姐曾在騰沖打過工,懂玉外,她更要利用梅姐的陪伴,讓她身上的某些遜色,反襯出自已的美麗。絕頂聰明的青兒,是不會選擇范冰冰陪伴身旁的,那樣,自己豈不成了別人的陪襯?    “梅姐,男人有了外遇不能責怪男人,而要責怪女人。”青兒看似在和梅姐說話,卻不是鶯聲細語,而是縱談高論。她的目的是要吸引全車人的注意。她不論在何處,總能夠把自己置身在眾目睽睽之下,總能成為眾人注目的偶像。      “女人庸懶了,不注意修飾自己,沒有了吸引力,男人才去拈花惹草的。”青兒繼續說,“啊喲,梅姐,我可不是說你,你是甩了男人的女強人。”梅姐并不插言,只是微笑著靜聽。是的,梅姐甩過有外遇的男人,現在的男人是二婚。盡管她們很恩愛很幸福,但是世俗的眼光總覺得他們是“二鍋頭”。就連眼前的閨蜜青兒,也在她二婚的當晚,戲謔地塞給她衣袋里十個字:“一對老東西,兩個舊把戲”。但梅姐不生氣。青兒的這種開場白她聽得多了。她知道不是沖她來的,青兒是為了顯擺自己。     “你看我,面貌日新月異,老公愛都愛不過來,他哪里還會去拈花惹草!”果然,青兒自信滿滿地得瑟起來。“老公在我身上可舍得花錢了,他給我買首飾就象買白菜一樣隨意。”青兒感覺出全車游客的注意力都被她吸引了。竟興奮地解開安全帶站了起來,雙手捧著胸前的金燦燦項鏈說:“你看這鏈子這吊墜,這是標準的印度紅!”只聽說過印度紅大理石,從沒聽說過還有印度紅項鏈吊墜,全車游客的目光“剎”地掃了過來。女游客滿目欣賞那別致的項鏈,男游客滿目偷獵那豐滿的前胸。      “看這耳環,這是真真切切的南非鉆石!”于是,女游客的目光又游移到那鉆石耳環上,男游客的目光卻爬上了那美麗的臉龐。     “還有,”青兒得意地褪下左臂上的玉鐲,“這是三萬塊的祖母綠……”突然,大巴車為避險一個急剎,全車人隨著慣力前赴,解開安全帶的青兒重重的摔在車箱里,祖母綠玉鐲摔成了三截。     “啊喲……”郝哥眼急手快抱起哭叫的青兒急促地問道:“寶貝,摔傷哪里了?”     “沒。可那三萬塊玉鐲啊……”     “別哭,寶貝,別哭,人沒傷著就好。”郝哥緊緊地抱住妻子,一邊不停地吻著她長長的睫毛,舔著她婆娑的淚眼,一邊不停地安慰她,“那玉鐲么……那玉鐲其實是假的。”     梅姐拾起摔碎了的玉鐲,一上手,她就認定這是貨真價實的祖母綠。她向郝哥投去欽佩的目光。這男人真是大度,三萬塊玉鐲被妻子炫耀摔碎了,不但沒有責備妻子半句,而且為了撫慰妻子,還委屈地說自己買的是假貨,愿受妻子的責難。     騰沖很快到了。游客們游玩了一圈,陸續滿載而歸地回到了大巴車上準備回返。青兒又喜氣洋洋地捧著一只玉鐲給梅姐觀賞。她最是興奮地告訴梅姐,這玉鐲是騰沖最昂貴的羊脂白,價值十萬元。是她親眼見證老公,象買白菜一樣毫不在意地刷的卡。梅姐仔細地審視著這價值十萬元的羊脂白玉鐲,又認真地核對了提貨單,眉頭卻鎖了起來。她把玉鐲交給青兒,拿著提貨單悄悄地下了大巴車。     梅姐按照提貨單,找到了那家玉器店那個賣玉鐲的女孩。     “你騙人,你賣的羊脂白玉鐲是假的!”梅姐將那張提貨單攤在柜臺上。      “我沒騙他。我告訴他是假的。”      “他瘋了,愿意花十萬塊買你的假玉鐲?”     女孩平靜地告訴梅姐。她和郝哥是在網上認識的,她不知道郝哥已結婚,待她有了孩子,才知道郝哥是有家室的人。她不想破壞郝哥的家庭,但生下的孩子需要撫養。靠我一個人打工無能為力。于是我們商定,只要能證明孩子是郝哥的,他愿意一次性付給我十萬元撫養費。女孩從柜臺里拿出一份文件交給梅姐。梅姐打開這是一份親子鑒定書,上面確實有郝哥的親筆簽名。     “一次付出十萬元不是小數,”女孩說,“為了瞞過郝哥聰明的妻子,我們設計了這種付款方式,”     梅姐望著憂傷的女孩,輕輕地放下親子鑒定書,拿上提貨單,無言地告別女孩離開了玉器店。當梅姐回到大巴上,青兒卻還在游客中炫耀她老公,象買白菜一樣隨意給她買的十萬元玉鐲。梅姐好不心酸。她不想揭穿這十萬元假玉鐲的真象。她不愿意看到閨蜜的心頭流血。她只是覺得閨蜜有些虛榮,愛好顯擺。她心地仍然善良。梅姐愛憐地輕攬住笑逐顏開的青兒,心里莫名地升騰著一陣悲哀:青兒啊,你多么象莫泊桑《項鏈》中的駱塞爾太太!   作者簡介:       路邊草,實名陽松堂。湖南隆回人。曾從軍一十七年,現已轉業退休。愛好文學,在軍內外報紙刊物上,發表過散文、小說。 +10我喜歡


許智洋的推薦清單劉柏鈞的優質推薦評比85261黃世迪的熱門嚴選67797
陳孟倫的熱門嚴選98426 趙俊德的評價心得陳雅仁的開箱嚴選推薦82027 余偉銘的推薦評比清單5646688860葉蓉信的推薦評比清單 邵心怡推薦評比新聞陳家慧的優質推薦評比 汪麗卿的熱門嚴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67f6m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